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5
0

再繼續講損益表之前,我想講一下財報非常基本的邏輯。經營者或是創業者最好隨時準備募資,以及跟銀行的往來。因此高品質,高盈餘的財報是需要追求的。

財報由四個部分組成:股東權益表(但這個表可能合併至資產負債表)、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。損益表告訴你公司在特定期間是賺錢還是虧錢;現金流量表則顯示實際現金的流入與流出情形。這兩個報告都是一直在變動的,所以有著流量的概念。資產負債表反映某一時點(注意是一時間點,不是一個時間範圍)公司的資產、負債與淨值狀況。

三者缺一不可,因為公司可能帳面獲利卻現金不足,也可能現金充裕卻長期虧損。無論你是讀財報的人,或是產製財報的人,都可以透過資訊的整理,了解公司的營運。舉最簡單的案例,資產負債表可以
注意資產負債比(有多少自備款,多少借款),或者是流動比率(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)「註一」,這個比率可以快速了解短期資金壓力有多大。現金流量表中,經營活動現金流若長期為負,就必須警覺公司日常營運可能依賴外部資金,就可以判斷是否要提早進行融資。

另外數字的意義來自比較與趨勢,而非單一數值。通常我們會把本期的財報跟去年的同期比較,或是跟上一期比較,或是跟同產業內的提供相同服務或產品的廠商比較。

經營者也要將財報與實際業務狀況連結起來:如果單一產品的利潤下降,是製造的成本上升還是定價策略有問題?或是客戶端有什麼狀況?

如果公司的現金流吃緊,是應收帳款回收過慢還是應付帳款出去的速度過快?還是過度投資?對數字呈現的結果追問與反推,才是讓財報真正成為經營者的內部的情報關鍵。


上一篇
損益表(一)
下一篇
現金流量表(二)
系列文
如何營運一間公司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